發布日期:2018-09-11 17:28:35來源:www.ezhehui.com
經貿關系是中美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美兩國在經貿領域發生激烈對立與沖突,不管這是一場摩擦也好,還是貨真價實的貿易戰也罷,都嚴重沖擊了曾為一些人所引以為傲的中美經貿關系。
這場摩擦目前還在進行當中,結果還不得而知,但僅僅目前所發生的事情,已經足以令中美經貿聯系支離破碎、狼狽不堪了。所以,現在人們所關心的不僅是中美兩國今后經貿關系,更關心中美兩國的戰略關系。由此引出的問題是:這場激烈的貿易摩擦對中美關系將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總體而言,影響廣泛而深遠,并且還將波及到中美關系之外,對更廣泛的全球戰略結構發生顯著的沖擊,推動全球格局出現新的戰略組合。
具體回到中美雙邊關系上來,如下幾個方面的影響將比較突出:
一、長期以來彌漫在中國的若干理論邏輯遭遇強烈危機
國際關系學術在中國可謂是顯學,各種智庫與專門研究機構爛若星辰,充斥期間的專家、學者們更多如過江之鯽。上述這些機構、這些人在中國弘揚了一個完整而龐大的“中美關系學術理論體系”,形成了一系列有關中美關系膾炙人口、婦孺皆知的定論,這些長期以來一直彌漫在中國上下,儼然乎金科玉律一般。對這個理論體系進行梳理歸納非本文所力能,這里只能摘列舉一些耳熟能詳的名言金句:
中美兩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兩國風雨同舟、殊途同歸;
中美兩國之間的共同利益遠遠大于彼此分歧;
經貿關系是中美關系的“壓艙石”;
中美兩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只能合作,除了合作別無出路;
……
還有很多,這里就無須一一列舉了。
上述這些學術理論邏輯,被上述中國的專家學者們在媒體廣泛宣揚,時間跨度是如此之長,宣傳覆蓋是如此之廣,嚴厲訓誡是如此之勤,用心用力是如此之深,其效果是達成了所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的境界,久而久之,很多老百姓就都不免信以為真、不求甚解了。
但是,激烈的中美貿易摩擦如同一聲驚雷,驚醒大多數中國人。殘酷事實令他們終于知道,中美之間存在嚴重的利益沖突,霸權的本性決定美國注定要對中國痛下殺手,只不過是時間早晚而已。以這次貿易摩擦為契機,美國不但在經貿關系上狠狠地打擊了中國,比如中興公司就是一例,而且還在臺灣問題、南海問題上狠狠地羞辱了中國,連打擊帶羞辱,美國對中國進行一場空前的肉體摧殘與精神蹂躪,讓一切有愛國情懷的中國人都感到莫大的羞辱。這將使中國人民痛切地認識到,上述所有那些有關中美兩國利益深度融合,彼此只能合作、除了合作別無出路等論調統統都是無稽之談。
今后,除了少數人頑固堅持中美“殊途同歸”外,絕大多數中國人都將從此次中美貿易戰的現象中看清中美關系的本質,這樣一來,長期彌漫中國上下居統治地位的上述那些“中美關系經典理論”就陷入了滅頂之災,并且將帶動當代中國國際關系學出現一場整體性的危機。
二、長期以來中國對美國殷殷可鑒的戰略心血付諸東流
美國進行全球戰略調整、把戰略重心轉移到亞太,目標直指中國,對此地球人都知道,中國人也都知道。但是,中國國際關系學界對此問題所進行的主要理論闡釋卻十分滑稽,他們斷言,中美兩國完全沒有戰略上結構性的矛盾,中國的發展只會給美國帶來巨大的利益,中國將更好地維護二戰以來的“國際秩序”,將更有效地維護美國的世界領導地位,不會同美國爭奪世界領導權。
建立在這一套理論闡釋的基礎上,于是他們對美國“重返亞太”戰略,實施“空海一體戰”等舉措進行了戰略解讀,他們說,美國之所以把目標鎖定中國,那是源于美國對中國戰略上的“疑慮”;美國之所以針對中國采取一系列強有力的軍事戰略行動,那是因為美國對中國發展產生了深深的戰略“焦慮”。一“疑慮”,二“焦慮”,建立在對美國如此判斷的基礎上,于是,他們所設計的對美行動方案就隆重出臺了。
其一,“坦誠說明”案
“向美國做坦誠說明”——很長一個時期中國的一些專家學者對此做了極力之鼓噪,似乎中國始終沒能向美國講明白自己一般,似乎只要把中國對美國的忠誠和敬意講清楚、講明白了,美國就會疑云消散,就再也不會對中國疑神疑鬼而拿中國過不去了。
也許是在這一方案的指導下,中國對美國發起了各種“坦誠說明”活動,甚至還曾向美國派出過“專家說明團”前去游說關說。當然,高層次的“坦誠說明”是著名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一年一度這個高層次、高級別的對話,從2009年開始直到2016年,一口氣“對”了八次之多,“對”得可謂是熱火朝天,沸沸揚揚……據說這些對話在深化中美戰略互信、凝聚雙方戰略共識,推動兩國戰略合作等方面,每一次都取得豐碩的成果。
照筆者看來,如果把媒體所宣傳的成果累加摞起來,可能都得高過珠穆朗瑪峰了。但遺憾的是,這個對話不僅未能遏阻美國對中國的打壓,而且延宕至今,也終于“對”不下去了,只好來一個“殺豬不吹——蔫退”。
其二,“安撫美國”案
“中國要在戰略上安撫美國”——很長時期中國的一些專家學者對此做了聲嘶力竭之呼吁,比如二年前曾有人發表高論稱,“中國在海洋主導權問題仍需安撫美國”云云。具體辦法大概就是合作、共贏,說的直白一點,就是讓美國從中國這里得到更多更顯著的好處,比如許諾進一步擴大開放,放寬外資準入條件,這是政策上的;策略上,中國經常到美國那里進行大筆采購,動輒幾百上千億,給美國經濟送上驚人的采購大單,這也是很能“安撫”美國的一種行動。
應該說,這些年來中國對美國所做的安撫著實費心費力,著實花了大功夫、大價錢,效果怎樣,我們只能說,事實勝于雄辯,現如今特朗普對中國十分焦慮,已經“焦慮”到著了大火的程度,已經對中國打起了貿易戰。
總之,打斗正酣的中美貿易戰以無情的事實證明,長期以來中國專家學者們對美關系理論及其在此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活動基本上以失敗而告結束。
筆者一直都說,中美關系的主導權不在中國手里,中國并不是中美關系這對矛盾的主要方面,沒有主導中美關系發展的能力,中國所要爭取的,始終是如何變被動為主動,變消極為積極。遺憾的是,這充其量也只能算做是杞人憂天了。
三、中美之間的斗爭將從經貿領域擴大蔓延到戰略全域
從目前的情形看,中國方面似乎已下決心要在經貿問題同美國“斗”下去了,因為不這樣也不行了,美國并沒有給中國留下多少妥協求和的空間,中國被迫應戰,不得不“斗”。這應該看做是中美關系的一個大變化。過去相當長一個時期,對于中美關系,中國方面基本上只講“合作”不講“斗爭”,現如今能把“斗爭”作為對美關系的一個手段,雖然出于被動,但也算是一種無奈的進步吧。
但這個進步卻來得相當有限。因為目前中國同美國之“斗”,還局限在很窄范圍和很小的力度上,所謂“窄”,是指基本局限在經貿領域,在更多及更大領域上,還是盡量避免同美國“斗”。比如,中國軍方前不久還表示,要大力加強中美兩軍關系,推動中美兩軍關系成為中美關系的“穩定器”;還比如,中國的權威智庫屢屢出面發聲,堅稱“中美兩國利益深度融合”,要繼續做大中美“共同利益”的“蛋糕”,等等。
為了給這種“斗”找到合理的邏輯依據,專家學者在理論上將其概括為“斗而不破”,即類似于當年第二次國共合作共同抗日的統一戰線,儼然乎中美是一個“統一戰線”一般。在這樣的框架下,所謂“斗”,不過是謀“和”促“和”的手段與工具,不能完全放開手腳,而要有很大的節制。
正如《環球時報》8月19日題為《中美關系趨緊,中國更要不亂陣腳》社評文章所說的那樣,中國“不主動擴大中美戰線、升級兩國對抗”,“也不與它一般見識”,而要“克制”“決不把對美斗爭變成中國接下來國家戰略的中心”,其實說到底,就是依然離不開美國,僅此而已。
正因為這樣,所以,就中國方面而言,現如今的基本態度,是不得不承認中美之間有“分歧”,但堅信可以進行卓有成效的“管控”;不得不承認中美之間有“戰略競爭”,但認定這是一種“良性競爭”。兩者結合起來,中美兩國關系狀態就譬如夫妻之間的打情罵俏與家庭競爭,可能雞飛狗跳、哭哭鬧鬧,但絕非勢不兩立、你死我活,用一句著名的話說就是,“不能離婚”。
但是,筆者以為,上述種種都只不過是一些中國人的一廂情愿。美國特朗普政權完全不會聽從這樣的安排部署,今后的中美關系也不會按照中國這些人的意圖而發展演進。
就中美貿易戰而言,現在全世界的人都在揣測美國的目標到底是什么,特朗普要把這場貿易戰打到什么程度,打出什么結果。這是一個極端重要的問題。竊以為,美國的戰略目標不僅僅是消除中美之間的貿易逆差,而是要通過打貿易戰把中國基本踢出美國所主導的經濟體系,以此給中國的經濟下行以沉重的一擊,這很可能是美國重塑經濟世界秩序的主要部分及核心旨在。
這將是一個宏大而深刻的戰略企劃?;谶@樣的圖謀,美國將把對華斗爭擴大到政治、軍事、文化等各個方面。前不久,特朗普有一個演講,他不指名地聲稱,幾乎所有來自這個國家的學生都是“間諜”!其實誰都知道,他所指的就是中國。他還在一次演講中說,“我剛上任那會兒,大趨勢是中國經濟要在短時間內超過美國了。而現在,不可能發生這種事情?!边@些話都言簡意賅、含義雋永。
因此,種種跡象說明,特朗普所謀甚大,他不但要把中國從他的經濟世界體系中踢出去,還要把中國在戰略全域內孤立起來并予以沉重的打擊。特朗普有足夠的動力把中美貿易戰打到底。
基于這樣的背景來判斷,那么,中美貿易戰就注定要來日方長,短時期不可能妥協媾和,而且還必將擴大蔓延至戰略上的全方位與全領域。筆者預計,此次中美貿易戰將貫穿特朗普整個任期,如果下一屆特朗普還能當選,則中美之間包括經貿關系在內的戰略斗爭還要邁上新的境界。
四、這場摩擦將改變中美兩國國內的政治氣象
對美國霸權采取怎樣的立場與傾向,這是中國政治最重要的晴雨表,中國國內政治氣候與中美關系狀況一直有著十分密切的關聯。目前正在進行的中美貿易戰給中國人民心靈情感所帶來的沖擊遠遠大于經濟上的沖擊,不管這場貿易戰最終如何結局,都徹底摧毀了中國國內曾經甚為流行的“中美夫妻關系”論,也打掉了大部分中國人對美國曾經有過的種種幻想。這樣一來,那些親美崇美的人在中國將因此變得更加突出、更加孤立。這是問題的一個方面;
另一個方面,中國那些親美并與美國聯系密切的精英人士將因為中美貿易戰而變得更加囂張、瘋狂,他們將配合美國對中國的特色的經濟體制、政治制度及思想文化進行新一輪更廣泛、更深入的“演進”,掀起更大規模的所謂“新啟蒙”運動。
上述兩者相碰撞,由此所導致的思想與立場斗爭將無可避免地變得更加激烈。所以,在中美關系日益惡化的基本態勢下,中間派與中間路線將越來越失去存在的依托,越來越丟掉市場,那種繼續拿中美“共同利益”做蛋糕、做文章的辦法,也將越來越沒有出路,未來將迫使中間騎墻派要么站到美國霸權那面,要么站到美國霸權的對立面——下定決心不怕“中美離婚”!舍此之外別無他途。
美國也是這樣,美國國內的政治氣候也同中美關系冷熱明顯地相關聯?,F在,美國國內的政治氣候更趨“霸權化”,總體而言,美國大資產階級寡頭政治集團已經達成共識,就是要圍繞美國霸權或者他們所說的“美國領導”重塑世界經濟與政治秩序。
要達到這一目的,他們需要把世界打亂,把現有的許多東西都推平重來。簡單地說,就是霸權統治世界的打法變了。此前奧巴馬的打法,基本上是延續冷戰前后美國的一貫打法,即高舉人權及普世價值的大旗進行戰略擴張。進行這種舊的打法,就要對舊的世界秩序抱殘守缺,使世界勉力維持一種美國主導下的“治”。
但特朗普不是這樣,他要重塑美國的霸權與核心地位,要重塑美國所主導的全球經濟與政治秩序,就必須打破諸多舊秩序、舊框框,使世界在相當程度上“亂”起來,以便霸權挾空前的戰略優勢而亂中取利、亂中取勝。霸權統治世界就是這樣,不同的時期需要不同的場面和不同的背景,這和舞臺演戲沒有什么區別。
正因為這樣,所以特朗普需要在全球經濟大危機之下,再人為地制造一個接一個的危機,因為沒有危機就沒有他的用武之地,就不能施展他的縱橫捭闔之術。但這里面有一個要害,那就是必須把俄羅斯、中國這些具有挑戰美國“可能性”的對手打壓下去,否則“亂”就要變得不可收拾,從中得利的就是別國而不是美國了。
這樣的打法,需要特朗普在美國國內營造濃厚的新冷戰氛圍,需要霸權進一步走向軍國主義和法西斯化,現在所欠的,就是一場較大規模的戰爭。特朗普正在為此而像饑餓的餓狼一般尋覓機會、捕捉對象。筆者相信他的戰略團隊對此早已經都心領神會了。
上述若干變化,昭示中美關系未來有怎樣的前途與出路呢
筆者以為,中美關系無論如何也回不到過去,而只能進行新的塑造,構筑全新意義上的中美關系。當前,特別需要進行理論批判與思想反思,要對既往有關一切中美關系理論進行一場深刻的整理與整肅,從而建立起符合形勢巨變的新的思想邏輯體系。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面對美國的遏制與圍剿,中國再也不能為眼前的經濟利益和一些人的經濟關系所左右,而應著眼于可持續發展的大局,著眼于生死存亡的大局,著眼于全球的戰略平衡與均勢,在厘清中國與美國的關系性質的基礎上,將兩國的戰略關系定位在真實的全球格局當中。
但是,相當一些中國的精英人士并不這樣認為,他們依然認定,中國和霸權國的利益深度交融,中國與美國有著共同的未來命運,彼此相互依存,不存在勢不兩立的沖突,更不存在你死我活的斗爭,他們不承認中美沖突與對抗的必然性,更不承認美國大資產階級政治集團的霸權本性,反而認定同美國只能合作、共贏,斗爭只是暫時的、局部的、階段性的,合作才是根本的、全面的與長遠的。對于眼下這場中美貿易戰,他們把一切緣由都歸咎于特朗普個人,認定一切都怪特朗普這個老不死,錯的是特朗普而不是他們自己。
遺憾的是,他們直到現在仍然不承認他們此前的理論與邏輯有任何不對,當然也仍然不知道特朗普究竟要干什么,所能做的,就是在媒體上漫無目的地宣傳說特朗普“特沒譜”,進而廣泛、全面地烘托全世界及美國內外上下一片反對特朗普的濃厚氛圍,營造強烈的特朗普眾叛親離、四面楚歌的“夢境”,他們把“希望”寄托在美國那些反特朗普的政客們身上,寄托在即將到來的美國中期選舉上,更寄托在二年以后特朗普下臺走人的結果上,他們對中美關系的“希望”全在這里,其它一概不知道、并且實際上也不想知道了。